“温州人经济” 托起一个新温州

2016-06-20
新闻来源: 云南省温州商会
查看次数:2337

    在三峡,温州人林圣雄承揽了一系列重点项目建设,总工程量超3亿元;

  在北京,以温州人为主的“京温服装市场”年成交额达15亿元;

  在上海,温州人正集资3亿,兴建4个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在全世界,以“温州商城”命名的市场已有十余家……

  温州人,注定是个喜欢闯荡的群体;温州人,天生的经商之才。

  一直以来,外界对温州优势的描述就有多种:有从体制机制角度,有从产业角度,近来,更屡屡把“温州人”作为温州的优势资源之一。

  2001年,温州全市有160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在外个体工商户达37万户,创办企业3万多家。在外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年销售额达1600亿元,相当于在温州之外又再造了一个温州。与此同时,温州有40多万温州籍华侨、华人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200多万在外生活、创业的温州人,是温州经济发展巨大的可利用资源。

  “温州人经济”,正成为温州经济新的代名词。

  收入与经济水平的反差

  热闹的世界温州人大会圆满结束了,留下了一连串值得回味和探究的话题。其中有一个现象令许多研究温州的学者颇感兴趣:温州去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4591元,在全国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列第五位。即使放在全国各大城市之间,温州的富裕也足以令人惊叹。调查显示,去年温州城镇居民约每8个家庭就拥有1辆轿车,每7个家庭就有一户拥有两套以上的住房。

  但是光看温州的人均收入、消费能力,显然并不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真实反映。去年温州的GDP刚刚迈过千亿大关,在全国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间,温州的经济总量排在第26位,不到上海的五分之一,相当于北京、广州的三分之一,深圳、苏州、天津的二分之一,甚至排在烟台、唐山这些城市之后。

  对于这两个经济指标的差距,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是,温州人均收入中的一部分不是从本地经济产生的,而是来自于“温州人经济”。这也是按温州人口径统计的国民生产总值远大于以温州地域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原因。换句话说,如果以国民生产总值为参考,温州的财富排位至少可进入全国前十位。

  银行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20日至30日的10天内,外地通过银行汇入温州的资金高达220.7亿元,其中逾100亿元的资金是在外温州人赚回的。另据温州有关部门估算,200多万在外温州人拥有的资产达数千亿元。这一方面显示了在外温州人创造财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暗示温州本地经济在创富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落差。

  一般来说,高收入需要由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来支撑。不可想象,两者不相配的经济水平可以长期保持下去。如何把在外温州人的优势转化为温州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转化为温州现代化建设的现实生产力,温州市提出了尽快把“温州人经济”转化为温州经济的战略设想,正是为改变这种落差进行的努力。

  不对称的要素流动

  世界温州人大会上,全国几十位温州商会的会长聚在一起,谈起温州企业在外受到的“礼遇”,个个充满了自豪。因为温州人不仅给各地带去了资本和项目,而且为当地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刚进入温州的日本丰田通商株式会社,是温州迎来的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的自由流动不可阻挡。温州向全国输出了资本,输出了几十万具有聪慧头脑和创业精神的商人和企业家,但流入的却远不及输出,难以支撑本地经济的升级。

  以人力资源为例,从外地流向温州的多是具有一般劳动力特点的务工者。据统计,目前温州外来人口数量已多于到全国其他地区创业的温州人。但从人员结构看,这些人仅仅起到了弥补温州当地劳动力不足的作用。据对温州企业中86400多名外来务工者的调查,其中大学本科学历的仅占到2.8%,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再看资本,从外面流入温州的资本规模与流出的根本无法相比。在这样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开放型城市,历年流入的外资总和尚不及一家跨国公司在上海投资的一半。这种不对等的要素流动,使温州经济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

  外资在沿海其他城市创造的经济增长“奇迹”在温州没有出现,伴随外资而入的先进技术、管理也没有在温州形成要素供给。缺乏双向、对等的要素资源流动,已成为温州经济的一个“软肋”。杭州商学院副院长张仁寿认为,温州要实现自己的长远发展目标,应该通过双向开放,引入更多供给不足的要素资源。

  “我们流出去的是人员、商品、资本,带回来的则是信息、技术和订单,以及更多的资金”。温州市领导的期望,正反映出这个城市实现要素对等流动的迫切愿望。今年,温州市启动了五年总投资2000亿元的的“百项千亿”工程,这项巨资投入的重大工程,正在快速推进温州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久前,温州市又通过了《温州市鼓励留学人员来温创业若干意见》,每年将安排300万元,建立留学人员创业资金,并提供各种政策优惠。吸引更多的要素流入,温州正努力在提升环境竞争力上下功夫。

  创新精神如何“常青”

  90%、80%、70%、60%……这些比例代表的是温州产的金属外壳打火机、钮扣、合成革、电器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温州人卓越的资源配置能力,使温州这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山区,产生了中国鞋都、中国锁都、中国电器之都等十几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

  但是在今年7月,我省私营(民营)企业协会推出的浙江非公企业100强中,温州只有12家,而最多的绍兴有35家上榜。温州市企调队对当地136家企业集团跟踪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户均资产为2.78亿元,资产规模超过10亿元的企业集团仅有6家,资产总计小于亿元的超过30%。

  正如“蚂蚁雄兵”所比拟的那样,在最早进入市场的温州企业中,多数并没有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推进迅速做大,甚至有经济学家提醒,温州企业有越办越小的趋向。

  近段时期,怀揣大量资本的温州人争相北上南下投身房地产等行业,造就了国内房地产界特征鲜明的“温州军团”。有人据此推断,温州人对财富本身的追求超过了对不断创新、实现现代市场经济意义上社会化大生产的追求。在富裕以后,带有发家致富色彩的企业家面临着新的考验,这是一个有关企业家精神能否长青的命题。

  温州人之所以成为温州的优势,一个重要原因是温州人所具备的创新精神,而企业家精神是创新的灵魂。人们担心,随着温州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温州的创业者们会不会守着一份不薄的家产而缺乏创新、扩张的动力。

  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应当背负着持续创业的使命。从这个角度说,温州人所拥有的大量民间资本还没有成为经典经济学家所描述的“人格化的资本化身”,温州人面临着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