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商三杰云南创业记

2015-07-21
新闻来源: 云南省温州商会
查看次数:3625

 

 

云南温商


       在云南省温州商会的会客大厅里,悬挂着一幅巨大的风景油画,会长陈教敏说:“画的是家乡温州的一个著名风景区。”画中的双塔始建于唐代,西塔至今丰姿依旧,江风吹拂时,四十二檐角的铜风铃依然清脆作响;东塔历尽沧桑,塔顶生长着一株百岁榕树,全年常绿。陈教敏说,这是温州的标志,双塔在温州商人心中一直都是航标。


    “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宋代诗人的名句至今琅琅上口,而陈教敏等在云南打拼的温州商人有了更新的目标,他们传颂的是“世界温州人,握手彩云南。”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足迹遍布全世界,虽然他们给普通人留下的印象只是“炒房团”、“炒矿团”……但在业内,有太多关于他们的赞誉在传诵,太多的经典在流传,他们就是温州人。他们不辞辛劳,远道而来,在红土高原上艰苦奋斗,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创业史。陈教敏、高仁财、刘华珍,他们或许不是在滇12万温商中最富有的,但绝对是杰出者和佼佼者。

 

陈教敏
从高中生到亿万富商

 

    陈教敏是一个天生的生意人。18岁,一个本该继续求学的年龄,高中毕业的陈教敏却开始了他的经商之路;今年35岁的他,已经成为云南省温州商会会长,一个身家上亿的温州富商。17年的时间里,陈教敏经历了许多曲折,也抓住了一个又一个的机遇。在陈教敏眼里,到处都透着商机,只要善于发现,敢想敢干,就能够干出一番成绩。


第一桶金八千元


    陈教敏的经商路是受到一位同学的“诱惑”。“一位已经开始经商的同学从广州回来,请大家吃饭,随身带着的黑包,里面全是一打一打的钱。”看着同学包里那么多的钱,再想想自己身上仅有的5元钱,陈教敏心动了。他和几个同伴约着,从父母那里拿了3000元钱,在温州批发了30件皮衣,辗转到广州卖。“批发80元一件的皮衣,到广州可以卖200多元。”陈教敏说,如果你口才好一些,皮衣的价格可以卖得更高。而其他人的服装太多,一时卖不完,就分了一些给他,第一次出门做生意,陈教敏赚了8000多块钱。正是这第一桶金,让18岁的陈教敏头也不回地走上了经商的道路。

 

  “这个生意做了一年半。”往温州批发皮衣到广州卖,在陈教敏看来,并不是长远之计。于是,拿着倒卖皮衣赚的钱,他和几个同伴准备做编织袋生意。1993年,陈教敏和两个同伴坐上了到贵州遵义的火车。火车上,他们碰到了一个做食品生意的人。交谈之中,对方透露出想要一批编织袋,这和陈教敏前往贵州的目的不谋而合。于是,他们签订了一个32万元的编织袋供货单。而且为了保证供货信誉,陈教敏和同伴找家人和亲戚七拼八凑,每人凑了8万元打到对方账上。这么顺利地做成一笔大生意,陈教敏和同伴们都在盘算能赚多少钱,但命运却和他们开了个玩笑。“钱打出几天后,对方却没有回音,而且人也找不到了。”陈教敏和同伴意识到上当受骗了。

 

  “身上只剩8块钱。”同伴饿了好几天,终于找到和他们签订合同的食品公司。但到公司一看,才知道那个生意人确实是个骗子,而且食品公司也没有钱,无力将他们被骗的钱还给他们。经过不断劝说和努力,食品公司最终同意,还他们3万元,了结此事。拿着要回的3万元,是回到家乡农村,平平淡淡地过一生,还是以3万元做资本,在外面闯出点名堂再回去?陈教敏和同伴选择了后者。


翻身赚了100多万


    1996年,陈教敏和同伴坐着火车来到重庆,开始了新的奋斗。当然,选择的还是卖编织袋。这一次他们把主攻目标放在了重庆最具代表性的一家水泥厂。“当时是下午四点钟,我和同伴站到了水泥厂门口。”陈教敏回忆,看到水泥厂那么大的规模,一位同伴心虚了,说:“这家水泥厂那么大,肯定有供应商了。”另一位同伴接着说:“不要进去了,现在马上下班了。”听了同伴的意见,陈教敏只能和同伴一同坐车回宾馆。令人想象不到的事情,却在回到宾馆的一刻发生了。同伴们提出不再跟着陈教敏东奔西走,要把剩下的钱全分了,散伙。当时,除去路费和吃饭的费用,他们只剩下2万余元。无奈之下,陈教敏给3位同伴每人分了6000元,他自己仅拿了3000元。“吃饭的钱,我全部承担。”当时陈教敏给自己断了后路,“一定要在重庆成功,如果不能成功,那么就回老家,再也不做生意了。


    第二天,拿着3000元钱,陈教敏买了一篮水果,找到了水泥厂厂长,希望能向该厂提供包装袋,吃了“闭门羹”。那个时候,水泥厂厂长在厂区的山顶上,自己建了一幢别墅,陈教敏送水果去的时候,厂长连家门都没有让他进。“每天我都去,每次都被拒之门外,一直坚持了3个多月,还是没有任何结果。”那年农历腊月二十六晚上,下着雪,离过年仅仅只有4天。陈教敏再一次来到水泥厂厂长家,结果仍然让他失望,“如果那天我不去,我就不是现在的我了。”陈教敏感慨,看到自己的坚持不懈,水泥厂厂长给了他一次机会,和水泥厂签订了200万条袋子的合同,“后来才知道,那个厂长觉得我的干劲和他当年一样。”

   随后,陈教敏满怀希望地回家,准备筹钱。根据他的测算,前期的投资和运作,大约要10万元左右。“一切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之前的被骗,已经让家里不仅拿不出一分钱,还在外面欠了一笔债。眼看再筹不到钱,好不容易签订的200万条编织袋合同就要泡汤,陈教敏急了。

 

    “当时父母给我找了一门亲事,女方家经济条件不错,我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在岳母家的支持下,陈教敏成功履行了200万条编织袋的供货合同。随后,他又继续为水泥厂提供编织袋,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就净赚了100多万元。陈教敏说,问题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只要敢想,就有办法做到。


“编织袋”变身地产商


    “并不是每个温州人都擅长做生意,关键还要看环境和机遇。”陈教敏介绍,他来云南投资,源于一次旅游。1999年,云南正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刚下飞机的陈教敏感觉昆明天气非常舒服,他决定到云南各地走一遍,以发现新的商机。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陈教敏同云南曲靖的化肥厂做上了生意。该厂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和陈教敏签订了30万条袋子的合同,此后,化肥厂开始向陈教敏每个月订购300万条袋子。利用这次机会,23岁的陈教敏轻松成为了千万富翁。同时,陈教敏又和化肥厂合作,将化肥厂的编织袋生产车间承包过来,并运输一批设备过去,开始自己生产编织袋。以此为基础,陈教敏利用化肥厂的平台,先后在云南开了4个编织袋厂。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陈教敏的资产也突破了亿元。


    由于陈教敏是靠做编织袋发家的,当时他所住小区内的几个朋友,都叫他“编织袋”。随着资产越来越多,陈教敏开始注意自身的转型。在打高尔夫球的过程中,陈教敏有了投资高尔夫球场配套住宅区的想法,可一位朋友嘲笑他:“一个高尔夫球场投资要几十个亿,你一个小小编织袋厂的老板,不要想了。”朋友的嘲笑,没有让陈教敏放弃理想。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家高尔夫球场在招经理。于是他特意买了些便宜的衣服换上,前去应聘。应聘上这个职位后,短短几个月时间,他就摸清了高尔夫球场的管理方法。随后他向高尔夫球场的负责人表明来意,与高尔夫球场达成了合作关系。在高尔夫球场的技术支持下,陈教敏来到曲靖,撬动了目前曲靖最高端的别墅项目——耗资30亿元的金麟湾项目。短短一个月内,金麟湾销售就突破五千万。目前,金鳞湾二期、三期还未开始,对陈教敏来说,“从编织袋转型到房地产,才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建出自己喜欢、业主也喜欢的房子,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如今已经成为云南省温州商会会长的陈教敏怎么也想不到,在10年之前自己3千变成100万,在10年之后能撬动30亿元的金麟湾项目。“在没有选定行业之前,有千万个行业在等着你选择,一旦选定之后,就一辈子也做不完。”

 

高仁财

不一样的温州人

 

    高仁财在众多的温州人眼里,已经是一个“老昆明”了。可他自己说:“我真没赚到钱。”他从前是个军人,至今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现在,他是云南人的女婿,几乎把根留在了云南;将来,他想成为作家,出几本讲述温商在滇奋斗的书,“还有自己的创业经历”。他总是强调,自己是个不一样的温州人。

 

不像温州人的温州人

 

   “忙、忙、忙呀……”相约高仁财数次均不能如愿,好不容易“逮”到他,还是在商会的党支部会议上。“在大家看来,温州人都是敢于吃螃蟹的人,敢闯敢拼,不过我算个另类吧,我比较中规中矩。”初见高仁财,他爽朗的性格让人感到特别亲近。天南海北、趣事笑话,一个接一个,交谈中,笑声不断。“知道吗,我以前是一个军人。”退伍之后,高仁财在家乡的土地规划局工作。作为一个安稳的公务员,高仁财却只能把公职抛弃掉。“我是家里的长子,当时的公务员工资只能把自己照顾好。考虑到亲人们,我需要赚点钱来改善生活,所以考虑下海经商。”那时候没想太多,高仁财就跟舅舅一起做起了服装生意。“我就想着可以向他学学,也来做生意,赚点钱。”见有同乡到云南来做生意,高仁财想,不如也到云南来碰碰运气。

 

    1992年,他来到了昆明。“我来的时候,只有1000元钱,那就是我的启动资金。”然而,对于一个外乡人来说,昆明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城市。“满脑子都觉得太凄凉了。”后来,他在昆明找到了落脚之地,慢慢开始做服装批发和代销生意,“那时候螺蛳湾还没发展起来,我在南屏街、青年路、正义路那片,帮商家们送货,代销服装。”

 

    刚涉足商海的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做生意,“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赚到钱。”后来又尝试着做别的生意,包括鞋、装修工程,“就是不赚钱,尤其是装修工程,还亏了本。”高仁财说,1998年以前,他都没有赚到钱。因为没钱,甚至4年没有回老家一趟。“那时候,大家都说我不像温州人。”确实,上世纪90年代,在众多人眼中就是一个赚钱的时代,而作为商人,高仁财居然没赚到钱,老乡们都说他太亏了。“不过我不觉得自己亏,因为我本身没钱,只是没有赚到钱,所以不亏。在我的经商生涯中,总的来说也算平稳,一直到后期,我单笔亏损从没超过100万元。”谈话中,高仁财始终保持着微笑,波澜不惊地讲着他的故事。那是一种坦然、淡定,经历风雨后看到彩虹的心态。

 

  “也许大家会觉得我心态好。那真是段难熬的岁月,4年没回家,几年没赚到钱,一切相当于还在原点啊。不过,让我觉得创业最难熬的不是这些。”高仁财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他来投奔的是一个不认识的同乡,根本不知道怎么找到他。高仁财至今无法忘记当时在昆明火车站时的情景,“第一步踏上云南的土地,走出昆明火车站的一瞬间,那一刻,举目无亲,谁也不认识,我不知道接下来等待我的是什么。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我在心里问自己,放弃稳定的工作值得吗?离开家离开亲人朋友对吗?我的梦想在这儿?来云南对吗?”那一刻,高仁财之前心里构建的美好生活瞬间崩塌,背井离乡,凄凉的感觉久久无法驱散。“那种感觉,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之后再有什么困难,想到那一瞬间,我都能支撑下来。”

 

想当作家的云南女婿

 

    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屡屡不赚钱的经历之后,高仁财把眼光瞄准攀枝花。作为一个传统的重工业基地,攀枝花市始终处于半封闭状态,“越封闭的地方就越适合温州商人发展。”温州商人独到的眼光看到了封闭的地方往往没有成熟的商业环境,而且存在着巨大的买方市场,这就是商机。当攀西建材市场项目在攀枝花逐步开展时,高仁财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得到了回报。“成也朋友,败也朋友。”高仁财2002年在攀枝花建设攀西建材城时,手头缺少900万元资金,通过商会平台,另一个资金宽裕的温州商人到攀枝花考察后,第二天就将900万元资金打到了高仁财的账上。同行拆借,解了高仁财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

 

    而另一次同朋友的合作中,那位仁兄“跳墙”了!高仁财几乎面临血本无归的境地,“我现在不想提到这个人的名字!”幸亏是另一位朋友出手相助,他才逃过一劫。说起这件陈年旧事,高仁财的情绪仍无法平静。也正因如此,高仁财对商会这个组织充满了敬仰,“从1995年开始,我就参加昆明温州商会的组建。那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大家一起发展,一起进步。商会是最好的合作平台,给大家提供了很多机会。”高仁财特别看重朋友,关键时候,最能帮助自己的还是朋友,“我就认为朋友最重要,一生能真正交上几个知心朋友,足矣。”高仁财说,一生之中,尽管这么多年自己没有赚到钱,但朋友和亲人给自己的鼓励和温暖最多。“家给我带来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1996年结婚,真的对我影响很大。结婚会安定很多,家庭对我一步步发展起的作用很大。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婚姻让我心情平静。”高仁财感慨地说,家庭的支持,使他不放弃,一直朝前走。“知道吗?我的妻子是云南人。”

  

    现在高仁财对金钱的追求淡定了很多,想把精力全部花在生活和商会的服务上。“我现在吃喝不愁了,希望能让更多像我一样的温州人得到帮助。”高仁财说,自己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军人出身,让他比较偏向稳定,不太喜欢做很冒险的事情。尤其小时候受家庭影响,行为做事比较求稳重。“呵呵,这也许就是我为什么赚不到钱的原因。”高仁财讲,将来自己计划当作家,出几本关于温商在滇的奋斗史,“还有自己的创业经历”。在交谈中,他总是强调,“我是个不一样的温州人。真的,不管你信不信。”临别之际,高仁财指着名片说:“我更喜欢这个称呼。”——云南省异地商会党委副书记,而名片上最醒目的称呼却是,云南温商国际集团董事。

 

刘华珍

要让更多苍南人事业更板扎 

 

    初一听刘华珍这个名字,以为是女中豪杰。一见面,原来是个典型的江浙汉子,快人快语,热情似火。待人谦卑的举止,让人很乐意跟他结交。“我经商是半路出家。”刘华珍说,他下海创业至今一直很顺,来到昆明后,更是爱上了这个美丽的春城。他想把自己的企业做“板扎”,更想把温州苍南人在云南的事业做得更“板扎”。

 

来滇旅游促“下海” 

 

    刘华珍是土生土长的浙江苍南县人,“苍南县你都不知道吗?”刘华珍很奇怪,为什么很多人听到自己的家乡都一脸茫然。确实,苍南县离云南太远了,或许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但这个县确实很出名,诸如“中国印刷第一城”、“中国塑编第一城”、“中国商标第一城”等国字名号让苍南在沿海地区威名远播。“苍南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县城,温州模式的带头人。”刘华珍介绍。

 

    从小在苍南长大的他,日子过得挺顺利,高中一毕业就到当地的农村合作银行工作,并做到了主任。工作稳定,收入可观,每年会来云南度假旅游几次。“一来一往就发现云南这边的温州人有好多,感觉云南的商机也很多。”作为一个温州人,刘华珍也具有那种特有的识别商机的嗅觉,他产生了下海经商的念头。“说干就干,辞去工作就到云南来找老乡了。”那年,刘华珍28岁。“我也想和其他温州人一样实现个人的价值。”

  

    来到昆明,创立了云南雁荡经贸有限公司。“刚到云南,运气非常好,仇书记也来了。”刘华珍说,在当时大招商的背景下,他的瓯江商务酒店项目成为官渡区第一个招商引资单位,“很顺,几乎没有碰到什么难题就成功创业了。”说到这儿,刘华珍用手比了一个飞机滑翔的动作,脸上洋溢着自豪。就这样,他的事业蒸蒸日上。2008年,刘华珍中标云天化老挝钾盐矿开采工程,干上了“矿老板”,“你知道我们苍南是世界矾都吗?我们每一个苍南人血液里都流淌着对矿的情意。”承接云天化在老挝钾盐矿的开采工程也是他事业腾飞的加油站,刘华珍对此记忆犹新,“我们第一次到老挝的时候,就像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当时,开采设备要从国内订购,住的地方连张床也没有,只好到万象市场买三合板打地铺,几百号人全睡在地铺上。”刘华珍那段时间的生活就是典型的温州人外出打拼的缩影,“白天是老板,晚上睡地板。”在不懈的努力之下,如今刘华珍已发展到自己在老挝注册公司,做大做强了自己的事业。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对于领跑商界、敢为人先的温州人而言,到处都是商机。刘华珍如今正在谋划一件大事,“现在我们打算把下一个目标放在西双版纳,拟投资开发一个五星级酒店,占地约40亩。”刘华珍介绍,同时还拟建设一个辐射全国及东南亚的“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商贸城”,总用地约在600亩左右,投资15亿元,打算用3年时间整体开发。“三年后,又一个螺蛳湾崛将起!”刘华珍信心百倍。

 

昆明效率真板扎 

 

    谈到经商经历,刘华珍一直都称自己“太顺了”。“说人才,我也不算个人才,但看大气候准。”刘华珍认为,好“闯”的温州人或许对经商有着天生的敏锐性,对事物定位很准确。“闯世界不是瞎闯的。”选择来云南创业,刘华珍有自己的眼光,他认为沿海寸土寸金,竞争激烈,自己立不了足。相比起来,向中西部城市发展,建立办事处,空间更大,而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判断。“还没来云南时,我就知道这边的生活节奏比较慢,而创业之初,最难办的可能是工商、税务之类的手续,我心想按这边的生活节奏,估计要一段时间。”但实际情况却让刘华珍大吃一惊,“办手续挺快的,态度也好,大概只用了2个星期,而且办好还给我送过来。这一点,让我对云南的印象大大改观。”因此,刘华珍创业一开始就驶上了快车道。

 

    不过刚来云南时,他还是碰到了难题。“在云南,讲方言成为了一种习惯。不管会不会讲普通话,开口都是方言。”刘华珍刚来时就不适应,“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打电话,他开始和我讲普通话,可没说两句又变成云南话了,我那时不太懂,只听到叽里咕噜的。”为了生意,刘华珍要花很长的时间和对方深入沟通,“你知道吗,刚开始的时候,人家说,‘你太板扎了’,我就不知道是说好还是不好。”现在,刘华珍知道“板扎”的意思了,也爱用“板扎”这个词,“你的手机很板扎呀。”他甚至在老乡之间对话时也说。除了想把自己的企业做“板扎”外,刘华珍更想把温州苍南人在云南的事业做得更“板扎”。

 

    “去年10月29号,昆明市苍南商会成立,在云南创业的3万多苍南人有了共同的家。”刘华珍说,这是去年8月29日云南省温州商会成立后,在滇温州企业家的又一个盛事。“五个指头攥成拳头的力量更大。”在刘华珍攥紧拳头的时候,眼中透出了亮光。“现在几个公司都让给老乡去管理了,我想专心在商会里做点事。”身为昆明市苍南商会会长的刘华珍已经深深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计划在云南进一步把温州人的事业做大做强,“我想联合商会会员,在腾冲投资10个亿,打造一个在滇所有温商的后花园。”刘华珍透露,去年考察了大理、丽江等3个地方,希望能做出一两个精品项目。

 

链接

世界温商共聚云南

 

   “世界温州人,握手彩云南。”不管你是走出机场,还是从州市开车进入昆明,在每个必经之路上都能看到这样一幅具有温州元素的广告。出钱做这个广告的,是2010年8月刚刚成立的云南省温州商会,而决策者就是第一任会长陈教敏。不仅如此,每一个在滇温州商人的名片背面,必定有这十个字。

 

    “目前在滇经商办企业的温州人已经超过12万,他们分散在各行各业,涉及房地产、矿业、市场开发、国际贸易、金融、制造、服装、服务等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的足迹已经遍布彩云之南的山山水水。”陈教敏介绍,大量在滇的温州人在云南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一部分有能力、有实力的在滇温州人已经组建了大型企业集团,有些行业甚至处于独霸一方的龙头地位,他们资金实力相当雄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滇温商当初是为了寻求发展来到云南,但当他们发展起来后,却很少有离开云南的现象发生。高仁财等一批温商已经把他们的根留在了云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已经把云南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资料显示,2007年,温商在滇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75亿元;2008年,这一数字变成95.82亿元;2009年,更是达到了125.7亿元。如今温商在滇投资总额已达400亿元,商品销售总额达200多亿元,为云南创造了约60万人的就业岗位,成为除中央企业之外在滇投资最多的商人群体。

 

    能被精明的温州老乡们选为会长,陈教敏自然有过人之处。高仁财比陈教敏早到云南6年,年龄也比他大,但对这位年轻的会长却很服气,称其“年轻有精力,成功有魅力,做事有魄力,创业有能力。”在商会成立后,陈教敏力主成立了温商国际集团,由全云南最有实力的温州商人共同出资,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因为在他看来,商会只是一个社团组织,可以起到沟通、联谊的务虚作用,却无抱团干事业的务实功能,必须成立商会的企业实体,集合云南温商群体的力量,“一个人一个亿做不出大项目,50个人就有50个亿,能做最好的项目。”

 

    “要干大事!”已经成为在滇温商的共识。“温州商会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把团队凝聚好、团结好、打造好,根据团队分工的不同,使团队参与到不同的项目中去运作。”高仁财认为,不仅要把商会自身的企业建设好,发展好,还要把国内外的兄弟商会、在全世界创业的更多成功的温州商人吸引到云南来。陈教敏、高仁财等云南温州商会的高层对今后有个具体的规划:在云南省温州商会组建经济发展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新闻中心、会员发展中心4个机构,2011年启动全国招商万里行活动,通过云南省温州商会的平台,带领云南各州市相关负责人,在全国进行广泛的招商引资活动,借此将省外的资金引到云南来。

 

原载2011115《生活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