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酝酿整合提升商贸市场
作为中国专业市场的发源地,早在1982年前后,温州就已初步形成了10大专业市场,且闻名全国。但是近年来,温州市场的先发优势已逐渐消失,市场发展趋缓;而周边的义乌、海宁、绍兴、诸暨等地市场发展迅速,均出现了成交额超百亿元和五星级市场。相比之下,温州目前类似上档次的市场,成交额仅列全省第六。
市工商局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温州城区商品交易市场目前有50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23个,成交额超10亿元的有9个。
市工商局负责人介绍,温州商品交易市场目前普遍存在规模小、档次低、定位相近等问题,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有场无市”,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位于市区学院路的温州五金城。记者在市场内看到,几乎每家店铺外面都堆积了一些货物,使得五六米宽的路面更显狭窄,小货车只能小心翼翼地进出。在此开店17年的蔡冰丽无奈地说:“这地方实在太小,连放货物的仓库都没有,只能租在周边的住宅区。”
据了解,五金城内有170多家商户都是鹿城区五金行业商会的会员。该商会秘书长张宪录说,1995年,市场刚成立的时候非常繁荣;如今,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稍显冷清,主要是周边顾客。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矮凳桥的温州市东方灯具大市场。走进该市场,顿时感觉有些空荡。一位姓胡的老板正坐在店内的电脑前看电影,他说,今年以来,市场愈加冷清,有时一天也没有一个客人。今年年初才入驻市场的叶小姐也是眉头紧皱:“大家生意都很差,加上租金贵,已经有很多店铺准备关门转让。以往转让费需要十几万元,但最近有些人为了及早搬出,已经将转让费降低至三四万元。”
市场负责人期盼政府牵头整合提升
对于温州目前商品市场低、小、散的现状,我市部分专业市场负责人纷纷表示,希望由政府出面进行整合提升。
温州紧固件市场是一个有着20多年历史的老牌市场,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瓶颈——规模的限制。市场董事长叶瑞森说,温州是“中国紧固件之城”,拥有生产企业3000多家。温州如此庞大的产业,却没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大市场。因此他们早在2004年就希望能扩大市场规模,让更多的经营户都能够进场交易。在现有的市场基础上向南扩建,建设市场二期工程。
温州文化商品市场董事长陈金强认为,政府引导、产业整合,对温州市场进行改造提升,可把专业市场的优势最大化,并打造和打响市场品牌,同时对温州产品和温州经济都有带动作用。陈金强建议,政府在改造提升商品市场中,要做到规划先行,把同类市场整合到区域,并在交通、物流、仓储、商业办公等方面予以相应配套。同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助推市场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温州市陶瓷品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庆华说,温州是全国专业市场的发源地,但最近几年落伍了,未能形成与产业相匹配的专业市场。他认为,一个地方专业市场的兴起,可带动本地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作为市政协委员的他曾连续两年提交相关提案。蒋庆华建议,政府在新建、改造和提升市场中,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同质化的恶性竞争。蒋庆华说,市场的培育不是一年两年而要经过五到十年,为此他还建议,在新建专业市场过程中,政府对市场的主办者和经营户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进行鼓励。
明年全市计划改造提升51个市场
汇报会上,针对温州商品交易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市有关部门向与会者提供了一份《温州市商贸市场新建改造提升实施意见(讨论稿)》。
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市将高起点新建一批具有区域性集散中心功能、产业带动发展明显的现代商贸市场,同时改造提升和搬迁撤并一批传统商贸市场,主要是发展市场的集聚效应和产业的辐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温州商贸市场的发展水平。
目前,市工商局已对全市2013年的商品交易市场改造提升项目进行调查摸底,并初步梳理出51个市场改造提升项目,总投资概算为30亿元。
该实施意见经修改完善后将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