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品:“招”来的传奇
一个“招”字,把他带到了千里之外的中国西部;
一个“商”字,更展现出他的智慧和大气;
“招商”二字,实现了他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也带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生动感人的传奇故事……
舍与得的选择
他叫朱梅品,浙江温州人,1968年2月生。198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2000年修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生。现任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招商局(楚雄州人民政府经济合作办公室)党组书记、局长(主任)。
2003年11月,时任浙江省温州日报广告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的朱梅品,面临“舍”与“得”的选择矛盾。当时,凭着他的激情、敬业、才能和智慧,他走马上任温州日报广告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的当年,作为党报的温州日报广告收入下滑的势头就得到了有效遏制,他的人生价值也刚刚得以体现。由于报社经营管理实行了 “目标管理制度”,广告额上升的广告中心主任,个人收入也随之提升。同时,对广告业务,朱梅品已是“熟门熟路”了,做起来也得心应手。可让大家费解的是,他竟然舍去不做了!这是怎么啦?
故事要从千里之外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说起。
自从国家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彩云之南掀起了一股对外开放的热潮。进入本世纪,大量浙商纷纷走进云南投资开发这块处女地。楚雄州委、州政府审时度势,决定从浙江引进人才帮助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2003年9月,经过多方物色,多渠道推荐,楚雄州委、州政府向朱梅品抛出了橄榄枝。9月30日,楚雄州党政考察团一行16人借赴浙江绍兴招商的机会,取道温州对朱梅品进行考察……
2003年11月,朱梅品被楚雄州委组织部任命为楚雄州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州招商局、州经济技术合作办公室)局长(主任)助理。
朱梅品要辞去温州日报广告中心主任,到云南省楚雄州工作的消息,很快在他的亲朋好友中传开了。他年越古稀的老父亲以及他的哥哥姐姐等,专程从永嘉县赶到温州市区,劝他打消去西部的念头;他的知心朋友也劝他放弃这个选择,并帮他分析去云南楚雄的“六大”得与舍:一是在温州已有一个好单位——温州日报,是温州这个城市的最大报纸,许多人想进都进不了的文化单位。而在云南楚雄招商局,肩负着是招商,等于天天要“求人”、要“化缘”,为什么“主人”不做,要去做“下人”?二是在报社做广告已是“得心应手”,而到楚雄招商局,又得“从头做起”;三是在温州已经积累丰富的人脉资源,而到楚雄却是人地生疏;四是在个人收入上,温州日报广告中心主任,当时就有15万左右的年薪,而到楚雄,却不到三分之一的收入,这又图啥?五是在生活上,亲友都在温州,生活上有人照顾,而到楚雄后,却是“孤身一人”,一旦若有个头疼发烧之类的病,就连一个端茶送饭的人也没有。六是楚雄是少数民族,许许多多的生活、文化习惯都与温州不一样,你能过得习惯吗?
如果执意要去,岂不是舍去太多了吗?
按常理,人都是“寒冬腊月盼春风”,可朱梅品却要“在春天里”走进“寒冬”……
面对“得”与“舍”的选择,朱梅品不是没有想过,可是他想:一个有作为的人,不是在安逸的环境里,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只有到最需要的地方,最适宜自己个性的地方,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他耐心地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再三向报社领导请求调动,最后得到了报社领导的支持。2003年12月,他孤身一人走向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云南楚雄……
苦与乐的坐标
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新的同事……
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而这里的一切又是陌生的。朱梅品到楚雄报到的当天晚上,热情好客的彝族人,拿出最好的酒、摆上最好的菜,宴请这位来自远方的州招商局局长助理。大家不停地给他敬酒,不停地给他碗里夹菜。可朱梅品端起酒杯一咪,这高度的烈酒,辣得他咽喉发热、全身直冒汗。夹起菜肴一尝,辣得他两眼直流泪……满满一桌子菜肴,全是辣得不能上口,让他望之兴叹。最后,仅打上一小碗米饭,盛上一碗满桌唯一不辣的苦菜汤,就算吃“饱”了……
说起吃饭,好像是件小事,可一日三餐,连吃饭都成问题,那该怎么生活?
朱梅品向记者介绍,云南人以辣食为主。从不吃辣的他,吃饭便成了“负担”。面对满桌的菜肴,他往往只能挑其中两三道清淡的菜下饭,或者是打一碗开水,一碟陈醋,把菜肴先放在开水或陈醋里洗一洗再吃。他在楚雄的8年时间里,就是这样克服饮食不习惯困难的。
让他更不习惯的,是喝酒。他说,自己酒量差,在报社当记者时,因饮食上没有规律,落下比较严重的胃病。好客的楚雄人又习惯用白酒接待客人。他作为招商局的领导,就得以当地的风俗习惯去接待客人。为了招商引资,让客商高兴,他是喝了吐,吐了又喝。有时,因喝了烈酒而引发的胃病发作,又是痛又是吐,第二天,他还得扛着胃痛去上班……
楚雄,地大、点多、面广、线长。八年前的楚雄,交通条件还很差,每下一次乡,常常要受四五个小时的山路颠簸。朱梅品为了深入了解楚雄全州的开发建设资源,以便于招商引资,他跑遍了全州10个县的乡乡镇镇。8年来,他长期在国内外、东西部之间、省内外之间不停地奔波,工作用车在云南省境内的行程就达45万多公里,相当于绕了地球8圈多……
朱梅品乐于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传播温州经济发展模式,引导传统观念不断更新。到楚雄工作不长时间后,朱梅品就深刻体会到西部地区产业基础滞后、干部群众观念理念滞后和基础设施滞后对招商引资工作带来的重重障碍。他认为,要逾越这些障碍必须首先解决好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解决好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兑现问题,解决好创业环境问题。8年时间,他踏遍了彝州的山山水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并对加快楚雄州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先后撰写了《发挥绿色资源优势,打造楚雄“国际绿谷”》、《如何正确把握和看待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确立产业定位,实现招商引资四大转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招商引资新跨越》、《三大转变:促西部地区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等系列研讨文章在《半月谈》等报纸杂志上发表。2010年至2011年他又主持编写出版了《投资西部——解读一个民族地区的招商现象》、《一个西部温州人的投资创意》,为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开展招商引资提供指导。为了转变西部民族地区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朱梅品还应邀在全省招商引资干部培训班上授课,先后在中共楚雄州委党校、楚雄州内十县市作多场“从温州模式看西部经济发展之路”“西部地区该如何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专题报告,为州委组织部组织的非公经济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乡镇干部培训班作专题讲座,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朱梅品乐于培育文化产业,成功引进“世界恐龙谷”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朱梅品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要有产业经济作支撑。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但是,楚雄州产业基础薄弱。为此,在这8年招商工作中,他始终把文化产业作为楚雄州招商引资的重点来抓。2004年10月,朱梅品到浙江温州、绍兴、杭州等地向浙商推介禄丰恐龙化石资源,并重点推介了“世界恐龙谷”项目。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全程跟踪与艰苦协调,终于促成了浙商总投资16亿元的“世界恐龙谷”项目的实施,一期工程已于2008年4月18日正式开园,使沉睡了2亿年的禄丰恐龙化石这一世界顶级的文化旅游资源得以开发利用。世界恐龙谷的成功开发成了“云南省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成功典范”,2009年7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视察期间,从百忙中挤出时间亲临世界恐龙谷,中央、省多位领导在视察该项目后也给予了高度赞誉……
同时,楚雄州一批依托资源策划开发的文化旅游产业招商项目纷纷付诸实施:依托彝族文化投资20多亿元开发建设的楚雄彝人古镇、依托南诏文化开发建设的姚安光禄古镇、依托祭孔文化开发建设的大姚石羊古镇……成为云南省旅游二次创业的新亮点。
朱梅品利用浙江人的特殊身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各种社会关系,特别是浙江温州的各种社会资源优势,应用于开展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并做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8年来,他积极组团参加“昆交会”、“珠洽会”、“厦洽会”等全国各地举办的展洽会,宣传楚雄州的投资环境,推介招商项目。他带队或组织陪同州、县两级党政考察团,多次前往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等地考察、洽谈、推介项目。同时,依托楚雄彝族火把节等重大节庆活动,邀请了大量包括海外侨商在内的投资商考察楚雄、投资楚雄。8年来,他亲自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700多批4000多位投资商,考察了州内10县(市)和周边州市的500多个项目,直接引进以浙商为主、以世界恐龙谷为代表的开发项目100多个,协议总投资200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近100亿元。成功引进了浙江金时代控股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广核投资集团等大企业投资项目,有力增强了楚雄州的发展后劲。在他的努力下,楚雄州于2006年在浙商大会上被评为“2006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成为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最先获此殊荣的自治州。
朱梅品乐于不断创新招商模式,在西部地区实践科学招商新路子。几年来,他创造出了会议招商、节庆招商、情感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小分队招商、联动招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楚雄州率先尝试从政府招商向市场招商转型,在2008年推出了“委托代理招商”新方式,在全国率先采用市场化手段组建了楚雄州人民政府驻浙江(杭州)和福建(厦门)两个招商引资联络处,2009年又与云南省侨办、侨联等政府部门及部分驻滇异地商会建立了招商引资战略合作关系,为楚雄州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周边地区开展招商引资建立了平台和窗口。这种市场化运作的招商模式大大降低了西部民族地区的招商成本,提高了招商引资成功率。目前,楚雄州的招商引资工作已经初步实现了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出击转变,由游击招商向阵地招商转变,由资源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由政策招商向服务招商转变。
生与死的考验
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朱梅品还利用节假日组织客商到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周边民族自治州及临沧市、普洱市、昭通市等周边兄弟城市开讲座、考察洽谈项目,策划了“百名温商走进东川”、“三百浙商进昭通”等大型招商活动。
2009年5月29日,应中共怒江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邀请,朱梅品利用端午节放假休息的时间,驱车600多公里赶赴地处中缅边境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帮助指导招商引资工作、考察招商项目。
当天中午,乌云密布,大雨瓢泼,朱梅品简单地吃了午饭后,根据怒江州政府领导的提议安排,在当地泸水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的陪同下,赴中缅边境片马口岸考察旅游开发项目。
雨,越来越大了。路,也越来越滑了。弯弯曲曲的山路,车子在大雨中艰难地爬行着。行程一个多小时后,朱梅品感到自己有点累,坐在后排位置上睡着了……
当天下午三点多钟,当车子爬行在著名的高黎贡山半山腰时,朱梅品的梦境里忽然划出一道闪光,他在潜意识中觉得“不好!出事了!”他双手紧紧抱住前排座位的靠背。说时迟,那时快,车子冲出路面,坠落在500多米深的山谷中……
庆幸的是,车子在坠落过程中,后车门被摔开,朱梅品也被摔出了车外,并失去了知觉……
“奇怪,朱局长的车子开哪去了?怎么等了这么长时间还见踪影?”开在前头为朱梅品带路的怒江州泸水县常务副县长心里直打鼓。停车等了半个多小时后,很不放心,便叫驾驶员调头回去看看。
“不好!朱局长出车祸啦”!车至高黎贡山弯弯曲曲的山路一个转弯处,这位副县长和司机发现车子冲出路外的痕迹。“快!快!快打电话叫人,快救人!”
武警、边防、消防、民兵等400多人先后赶到现场。官兵们漫山遍野地开展大搜救……
从下午三点多,一直找到傍晚7点多钟,官兵们终于找到了静静躺在山谷湿地里的朱梅品。“朱局长在这里,朱局长在这里!找到了!找到了!”官兵们围了上来,“快!单架!快救命,还活着!”当三位部队官兵把他抬起来的一刹那,朱梅品朦胧中觉得自己的身边有声音,他醒了……事后救他的官兵告诉他,当时昏迷中的他只说了两个字:“痛”、“冷”,便又晕过去了……
“快!快送医院!”救护车在奔驰,护送的人在焦急。很快,他被送到了怒江州人民医院抢救……
朱梅品出车祸的消息很快砸了锅般在楚雄州传开了。楚雄州政府随即派出由一位副州长带队的救护小组连夜赶赴怒江。第二天下午,他即被转院到楚雄州人民医院……
经医护人员极力抢救,朱梅品虽脱离了生命的危险,但胸椎第11节严重挫伤,起码要疗养半年时间。
三天三夜后,朱梅品从“鬼门关”回来了。他终于睁开了眼睛,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当初极力反对他来楚雄并从千里之外赶来的姐姐。她坐在弟弟的病床边抹泪。看到弟弟终于醒来时,激动得又哭又笑……
此时此刻,朱梅品面对久别相见的亲人,面对哥哥嫂嫂、姐姐妹妹,还有特意从温州、上海、杭州等乃至香港、意大利赶过来看望他的朋友,这位从不掉泪的硬汉,眼圈不知不觉地红了……
医生要他疗养半年,可一个半月后,他竟然主动要求出院,三个月后,就又投入到他心爱的招商工作中……
经过生与死考验的朱梅品,没有放松自己的招商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十一五”期间,楚雄州招商引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5年累计引进招商引资项目851个,协议总投资640.7亿元,实际引进州外国内到位资金295.9亿元,比“十五”期间引进的州外国内到位资金50.7亿元增长483.6%。合同利用国(境)外资金累计达11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国外资金累计4445万美元,比“十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603万美元增长637%。2010年,楚雄州到位资金突破100亿元,达到111亿元,是“十五”年末(2005年)的6.6倍,增长593%;引资总量和增长幅度均创楚雄州历史最高纪录。5年来,楚雄州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年增幅均以40%以上的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并连续五年获得省政府的表彰奖励。
2011年,楚雄州实际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56.2亿元,同比增长40.7%,继续保持高快增长的良好态势。楚雄招商引资工作已经成为一种西部民族地区实践的成功经验,被业内人士誉为“楚雄现象”或“楚雄招商模式”,即“招商先招人”,引进东部人才到西部地区担任招商局长。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新华社、人民网、新浪网、西部时报、云南日报、浙江卫视、浙江新蓝网、浙江市场导报、浙商杂志等媒体对该现象纷纷作了报道。
8年来,朱梅品为楚雄州、云南省乃至西部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2005年他被云南省人民政府经济合作办公室评为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被共青团楚雄州委等七个部门评为第三届“楚雄州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工作者(省劳模);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云南省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12月,被评为“中国招商引资十大专家”,2012年1月,被评为“2011中国西部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