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焕明:破解生命密码的温州人
1952年10月生于温州,1978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生物系,后在南京铁道医学院获硕士学位,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获博士学位,在法国马塞免疫中心、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洛杉矶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回国任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
现为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印度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全球生命科学促进会副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政府间伦理委员会中国代表。
温州商人网讯 不高的个头、温州制造的西装、斑白的双鬓。低调的杨焕明,做的事却很高调。
作为世界最大的基因组学测序中心——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创始人,杨焕明主持参与完成嗜热杆菌基因组、人类基因组计划“1%测序”、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水稻、大熊猫等大型基因组和多种微生物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课题研究、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上,杨焕明代表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声。
2000年6月26日,杨焕明终生难忘。北京时间18时整,包括中国在内的6个国家同时宣布,号称“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完毕,其中的1%由中国完成。
1%得来并不容易。1998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工作几乎已被五个发达国家瓜分完毕,最迟加入计划的德国只分到约2%。此时,中国决定迎难而上。资金不足,杨焕明捐出了100多万元,家乡乐清将800万元打入他们的账户。时间紧迫,杨焕明与同事们铆足劲,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创造了奇迹——
通过网络递交的一个测序片断,其误差率仅为百万分之六,创造了世界纪录;
每天测序量达到200万对碱基,中国的基因组测序能力被证明仅次于美国、英国和日本。
杨焕明说:“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使中国平等分享该计划所建立的所有技术、资源和数据,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独立完成大型基因组分析的国家,意义重大且深远。因为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数据和参考样本,才能全面筛选特异性疾病基因,为后期预防医学研究做铺垫。”
为了重要的1%,1999年,杨焕明作为创始人之一,组建了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此后,多项研究成果在此诞生并实现转化应用。
2007年10月名为“炎黄一号”的项目完成,这一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独立完成的100%中国人基因组图谱也是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序列图谱。“就像是为35亿多亚洲人绘制了一份遗传‘地图’,通过‘地图’的导航可以追踪到基因突变位点,更准确地发现与人类主要疾病有关的疾病基因,从而提供个性化的疾病预测、预防和治疗。”杨焕明说。
2009年,“华大基因”测序技术有重大突破:人体基因组的测序时间缩短至2天左右,直接实验成本只需10万美元左右,这一革新,让普通人也可解读个人的生命“说明书”。
2011年,德国大肠杆菌疫情爆发,华大基因立即与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等联系,仅三天时间,就首度揭示了德国疫情由一种新型的超毒大肠杆菌引起。随后,成功研发大肠杆菌的诊断试剂盒和诊断方案,仅用2-3小时就可提供诊断结果。
“解读基因组,进而重新书写基因组,为全人类驱除病痛,使他们能够更加健康地生活。”杨焕明如此概括自己对基因孜孜以求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