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浙江“两会”|王振滔:民企如何力避暗礁

2016-03-09
新闻来源: 云南省温州商会
查看次数:2435

来源:世界浙商网   记者: 吴美花


    今年的浙江“两会”由于适逢“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而备受关注。

  开局之年迎两会,聚焦转型看浙商。就像再残酷的凛冬都难以抵挡深埋的种子在春天发芽,就像再平淡的岁月都无法遗忘心底的激情再出发。“十三五”开局关键年,“两会”承载着浙商重新想象、重新出发的转型顶层设计。他们有着新的试验田。

  作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会浙商们会关注哪些话题?他们在两会上都会说些啥?今天跟大家分享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振滔的声音。

    “对于浙江而言,‘ 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消化浙江过剩产能,有利于产业转型提升。”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振滔认为,“一带一路”正为浙江与浙商输送新机遇。

  不过,他也清醒地意识到,作为一种跨境经济行为,民企在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除了受到企业自身因素影响外,更会遇到来自国际、国内和东道国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习俗等因素的抵触。他在浙江省“两会”上建议,政府应从强化海外投资风险防控、开辟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优化综合性服务平台等多方面鼓励与扶持民企更好地融入该战略。

  金融“筑底”

  “历史和现实证明,没有强大的金融力量,各方面都很难走出去。”王振滔指出,金融支持乏力正成为民企参与“一带一路”的发展瓶颈。“国内银行往往认为海外项目难以监管,不愿为民企海外业务提供业务融资贷款和担保。”

  他建议,政府应引导各类金融机构降低门槛,积极创新,为民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必要的融资、保险支持。他觉得,美国设立专门机构承保政治性风险,日本设立“海外投资亏损准备金制度”的经验,都是我们可借鉴用于完善境外投资风险防控体系的手段与方式。

  “与此同时,政府应加快金融系统服务改革,对民营企业给予政策性融资支持,帮助解决资金短缺和投资目的地跨境支付等问题。”王振滔表示,在外汇管制较严的背景下,民企还希望在“走出去”过程中充分集合利用分散全球各地的浙商资金、技术、境外资源等方面的个体优势,联合对外投资。因此,尽快探索开放个人对外直接投资试点工作,出台具体、简化的实施方案,将个人直接对外投资落到实处也是当下所迫切需要的。

  保护合法权益

  弥补海外投资在金融力量上的缺失,是王振滔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下亟需破解的困境,但境外投资保护力度的不足也让王振滔担忧。

  “尽管我国巳经与130多个国家、地区签署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但协定的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王振滔指出,目前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和措施均较为局限,仍以出口信用保险为主,承保业务种类极少且承保对象、承保范围、保险金额等都非常有限,无法适应民企“走出去”的投资风险保障。此外,部分地区同行恶性竞争现象严重,而避免境外投资恶性竞争的措施却非常乏力。

  王振滔建议重点推进政府保障机制建设,争取与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双边、多边以及国际投资保护协定。在民企“走出去”较多的或有前瞻性战略考虑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外交谈判与所在国政府积极磋商,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合作协议,推动设立特定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如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改善当地贸易和政策环境。”

  “要把保护‘走出去’发展企业的合法权益列入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振滔认为,可以借力驻外使馆,整合海外侨商会、已“走出去”发展的龙头企业等资源,收集和梳理海外经济发展情况,及时发布国别投资合作指南、投资风险报告等信息。

  “全面”服务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用制度保障对外投资企业的利益外,全面周到的服务在王振滔看来也是需要尽早完善的。“由于语言沟通不畅、制度环境不适等因素,民企对于海外投资总有不少顾虑和不知所措,包括如何选择中介机构。”

  目前,国内行业商会、协会及中介机构在法律服务、会计服务、技资服务、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各类专业服务方面尚不能有效服务巳经走出去或准备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因此,在走出去时,民企往往不知如何在当地选择中介机构,导致运营过程中出现风险与障碍。王振滔建议,设立海外投资“一站式”联合审批和服务机构。同时优化综合性服务平台,着力发展多样化的专业中介组织,为民营企业提供“走出去”过程中所需的信息、金融、法律、认证等专业咨询和协调服务。

  “政府要加大支持商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力度,充分发挥在多边双边、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和平台中的作用。”王振滔还提出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的“重点项目库”。他希望政府能对民企境外投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摸清民企跨国生产经营各项数据,完善投资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制度,协调解决民企对外投资重点项目各类问题。